2月3日21時,湖北省召開第十三場疫情防控例行發布會,通報防控工作新進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出席並圍繞疫情防控與治療等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要點1: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要加強洗手防護,目前還沒有發現糞口傳播的病例。
△國家衛健委前方專家組成員蔣榮猛
關切1:病毒在空氣中到底可以存活多久?糞-口傳播怎麼樣能夠進行控制?
國家衛健委前方專家組成員蔣榮猛:首先這個病毒它是通過飛沫和接觸來傳播的。飛沫一般來講通過咳嗽、打噴嚏出來以後在空氣它的傳播距離是非常有限的,大概也就一米,頂多兩米的距離,所以從人體出來以後很快就沉降了,所以它不會在空氣當中飄拂,從這個意義來講,它在空氣當中是不會有病毒的,所以不存在病毒在空氣中存活多久的問題。剛才説到飛沫可以沉降周圍在物體表面,它在這些光滑的物體表面,可以存活數小時,如果溫度、濕度合適有可能存活數天,比如二十度溫度,在空調環境特別合適,濕度40%到50%,有研究發現過去的這些冠狀病毒有可能存活達到5天。
雖然從一些患者糞便當中發現了病毒的核酸,但是目前還沒有分離到病毒,進一步的情況還需要觀察,即便有病毒,通過糞-口傳播目前還沒有確認。我們所謂的糞-口就是糞便污染了水,或者污染了食物,造成了人把這個水喝進去或者把食物吃進去,造成傳播,這叫糞-口傳播,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通過這種方式傳播的病例。
要點2:冠狀病毒是單鏈病毒,變異的概率較低,目前還未發現病毒變異的證據。
△國家衛健委前方專家組成員邱海波
關切2:人體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抵抗和自愈能力有多強,病毒在人群擴散中是否會發生變異?
國家衛健委前方專家組成員邱海波:對于新型冠狀病毒來講,實際上在人群中是普遍易感的。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並不意味著説因為大家都易感,是所有人都會感染,所有人都會生病。有一些接觸到病毒的人,可能會有幾種不同的反應,一種他有足夠自身的抵抗能力,他自身把病毒就清掉了。第二種情況可能是説,這個病毒在上呼吸道能夠繁殖,但是他沒有症狀,就是剛才有記者提的無症狀這樣的感染者,當然可能還有很多的病人是輕症病人,有比較少數的病人才會發展成重症或者是危重症。只有少數的反應異常或者説病毒大量繁殖才會發展成重症或者是危重症。
這些病毒的變異,像流感病毒大家知道是比較容易變異的,但是冠狀病毒是一個單鏈的RNA病毒,它相對來講是比較穩定的,也就是説,雖然它可能會變異,但是跟流感病毒來比,它的變異概率還是低的,從流感病毒來講,如果從每年或者説至少幾個月才發生變異,冠狀病毒變異的概率是比較低的。
要點3:避免重症病人發展為危重症病人是治療的關鍵難點。
關切3: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治療的難點在哪裏?
國家衛健委前方專家組成員邱海波:如何降低病死率,降低病人向重症和危重症發展是我們目前醫療的關鍵和重點。我們知道最近幾個難點或者面對的幾個問題。首先是它其實從一個普通型或者輕型向重症發展的時候,往往它的時間是比較長且症狀不是那麼強烈,經過這段時間,病人病情可能發展成重症這是我們第一個難點。
其次,作為一個病毒性感染,就是抗病毒治療應該是它的關鍵,但目前還缺乏説完全被證明有效的抗病毒治療的手段,但是我們並不證明目前沒有抗病毒治療的手段,就不可以不能治療。
第三是病人呼吸衰竭的治療。病人發展成重症的標志就是病人出現了呼吸衰竭,這叫發展成重症或者是危重症。由于病人病程進入到重症的時候時間往往比較慢,而且出現重症的時候,有的病人表現不那麼典型,就表現為低氧血症,所以早期發現低氧血症,已經比較早的給他氧療,避免重症病人變成一個危重症,這是我們治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
第四個難點是,對于這樣的一個病毒性感染導致的器官衰竭,更多是跟炎症免疫有關的,所以我們也在探索在炎症和免疫的角度。
要點4:康復的病人對新型冠狀病毒會産生有抗體,可在一段時間內抵禦再次感染。將密切監測病毒是否變異。
關切4:對出院後的輕症和重症患者,這些人還有沒有傳染性,他們會不會再次感染冠狀病毒?
國家衛健委前方專家組成員邱海波:現在越來越多的輕症、重症或者危重症的病人出院了,這樣的病人出院以後是否具備傳染性,至少在我們這些年研究來看或者臨床經驗來看,康復期的病人是沒有傳染性的,或者出院的病人是沒有傳染性的,這類病人我們都是經過了兩次核酸檢測,就是體溫正常三天,而且中間間隔一天做兩次核酸檢測陰性,他基本上沒有病毒復制了,這樣的病人我們才會讓他出院。這樣的病人因為他自身産生了抗體,他自身一個方面不帶毒,第二對病毒有抗體了,所以這樣的病人出院以後,他的傳染性從何而來,比較肯定的是沒有傳染性的。
我們知道其實作為一個病毒性的疾病,其實他在一兩周以後,尤其兩三周以後基本都會産生抗體,康復病人自身産生了抗病毒的抗體之後,他至少在有一段時間裏頭,如果他只要有抗體存在,有一定的低度存在,他就能夠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所以現在至少從冠狀病毒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抗體雖然不是終生的,但是至少在半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有足夠的低度,也就是説在半年或者更長時間裏頭不會發生這類新型冠狀病毒再次感染,當然也有人説如果這個病毒變異了怎麼辦?變異了的確有可能感染,但是變異的問題我剛才前面已經説過,至少從現在研究和觀察或者經驗來看,在短時間內發生變異可能性是很小的,而且我們也沒有看到這個病毒的變異,而且同時也對這個病毒變異的情況在做密切的監測。
要點5:目前沒有合適的藥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提高抵抗力才能避免感染,不主張沒生病的人吃藥。
△國家衛健委前方專家組成員張伯禮
關切5:防控疫情期間,居民家中應該儲備什麼藥品?
國家衛健委前方專家組成員張伯禮:在目前家裏儲備點什麼藥品跟吃什麼藥這是兩個概念,我們不主張沒有病的人吃藥。因為現在沒有合適的藥來預防,所以我們説中藥是對症治療。中藥治療不是針對病毒,更多的是調節肌體的免疫狀態,實際我們得這個病是病毒和人體免疫力做博弈鬥爭的結果,往往病毒勝了就得病了,所以把抵抗力提高了就不容易被感染,但是不主張人人都去吃中藥來預防,這個沒有道理。
家裏預備點小藥,像連花清瘟、抗病毒口服液、銀翹解毒片、藿香正氣等等,這些都是常用的藥,對普通感冒、流感都是有一定的效果,如果預備這些藥還是可以的。
要點6:兒童病例目前總體感染情況比較輕,不意味著兒童不易感。兒童感染病例多為家庭聚集引起。
關切6:各地陸續出現兒童被感染的病例,小朋友的治療和大人相比有哪些不同?
國家衛健委前方專家組成員蔣榮猛:通過對全國病例救治的報告進行了分析,現在陸續各地都有兒童病例,最小的有幾個月的,從目前總體來講,兒童也是易感人群,但是從目前看,兒童還沒有重症,也沒有死亡病例,就是比較起來兒童感染的病例都比較輕,而且很多是那種家庭聚集被發現的,比如家裏有一個成人或者父母有一個方案,生了病了被診斷,孩子有一些接觸,通過這樣的篩查,更多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發現的,所以兒童總體感染以後比較輕,但是並不意味著兒童不易感,隨著未來很快就開學或者是人群的聚集,兒童感染的病例他的未來進展什麼樣,還需要進一步去觀察。
再就是從治療角度來講,大家也看到了,國家兒童中心也發布了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診療的方案,這個方案和成人稍微有點不一樣,但是我看了一下,總體它還是以對症和支持治療為主,還是幫助患者盡快從疾病當中恢復過來,這個是給大家簡單説明一下的。